古诗词接龙101-200
10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译: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更聪明。10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译: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在茫茫云海之间。10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译:像黄莺在花下婉转鸣唱,又向泉水在冰下流动不畅。104.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译:一腔心事难以向人说道,只能说给青天明月知晓。10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译:知道吗?知道吗?一夜风雨过后,应该是绿叶繁多,红花稀少。106.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译:瘦弱的马驮着诗人浪迹天涯,倦飞的鸟儿哀叫者穿行在只有几户人家的村庄。107.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译:家家户户一边赏月,一边向织女乞求给女孩子一双巧手,穿针用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108.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满春色。译:东风吹暖,大地回春,薄雾消散,一片晴空,池台亭榭布满春色。109.色香空尽转生香,明月小银塘。译:花朵褪去鲜艳的颜色,却散发着更加浓郁的芳香,明月静静照耀着银白色的池塘。110.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译:水塘边的青草夹杂着红花,花木上还点缀着一些颜色黯淡泛白的春花。11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
读书会 . Dec 30, 2024
巾帼书院举办教育沙龙活动
4月25日下午,清风徐徐,春意融融,商会巾帼书院“传承国学经典 、创新教育理论”教育沙龙活动在国邦集团六楼会议室举行。巾帼商会会长徐玉美女士、台湾国学教授朱荣智博士、中国管理科学院经涛老师、了凡文化研究会沈德斌老师、商会会员等50多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儿童心里导师王夏娟 女士主持。国邦集团董事长、巾帼商会会长徐玉美女士到会致辞并分享了她的教育观点和读书心得。她认为要警惕科技进步和网络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副作用,要远离那些让教育和学习变得碎片化和浮躁的东西,要营造系统学习、深入思考的教育环境,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中西结合,特别是要吸收中国经典教育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营养。巾帼书院主理人丁翠平老师代表书院致辞,并结合她多年的大学教育管理经验和经典阅读体会,分享了营造“博文约礼”的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台湾元培医师科技大学国文教授朱荣智博士从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意义等多方面阐述了教育之道,并表达了他“舍我其谁”的传道责任感和“请跟我来”的教育躬行之范。了凡文化研究会沈德斌老师隆重推荐了融汇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的《了凡四训》一书,并赠送与会者每人一本,希望大家走进书中,精读研读,使教育与智慧结缘,
读书会 . May 28, 2024
巾帼书院举办
第四期读书会活动一杯清茶品诗,半日书香消夏。5月25日下午,巾帼书院在红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第四期读书活动,大家一起品茶读诗,谈古论今,在美好的文字和书声中彼此遇见,相互照亮。首先,书院主理人丁翠平老师讲解了革命烈士、巾帼英雄秋瑾的故事和诗词。在诗中,在故事里,大家一起感受了秋瑾“千金买刀”的勇武、“貂裘换酒”的豪迈、“苌弘化碧”的壮烈,悲伤着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伤,感动着她“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热辣滚烫。大家认为,读这样的爱国诗篇,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接着,大家共读了《飞花令·月》。在“月”的万千意境中,驰骋千古,遨游天地,心随诗动,人行画中。古典诗词是最美的文学艺术,中文之美,美在古典诗词。读诗能让人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穿梭,随时开启一段一读就走的旅程,去看远方的风景,去见想见的人,去和一个个有趣的灵魂对话。无论现代社会如何的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古老的文化基因一直在我们的身体中绵密生长。古人的欢欣会在我们的血管中翻腾,古人的悲苦会在我们的眼眶中打转。也许这就是读诗提供的情绪价值和精神力量。最后,大家交流了各自的读书心得,分享了阅读经典对心灵的滋养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并
读书会 . May 28, 2024
与世推移 和光同尘
一《楚辞·渔父》读后感今天读屈原的《渔父》,看着老渔翁不再与形容惟悴的屈大夫对话,而是微笑着,在歌声中摇船离去,一时心中潮湿,五味杂陈,随后又一片晴空。“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想起了老子的和光同尘和无为而争,想起了庄子鼓盆而歌的逍遥人生。这位老渔翁可以算是道家哲学的杰出代表了,也是仙风道骨的得道高人的文学典型。后世诗词文赋中那些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也许就是从楚辞中的这篇《渔父》开始的吧。“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现在,一看到渔父两个字,“沧浪之水”的歌声便盈耳而至,又在那绵延神秘的微笑中,在那千年咿轧琅然的橹声里,渐渐地远去了。是的, 河水清澈的时候,可以用来洗头,浑浊的时候可以用来洗脚,水清水浊都能有用,何必拘泥于清浊,计较高下呢。水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人到中年,即便感到一无是处,渺如微尘,生如蝼蚁,对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来说,那都是一座山和一条河。人确实不能长久地困于外物和心境,用所谓的信念和执着去画地为牢,要能与世推移,拥抱不确定性,适应世间的各种无常,在变化中前行,在迷茫中成长。人生在世,要能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虽然黑夜漫漫,风雨交加,
读书会 . Jan 17, 2024
道德经
第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
读书会 . Jan 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