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joy Writing

Signed Columns Signed

Signed Columns

Articles

陪你到旅程的尽头

蔡科 诗歌是灵魂之歌 我每天陪伴着你 诗不仅仅是韵律和节奏 诗歌你有说有笑 诗歌你有喜有悲 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文体 与你携手心情是愉快的 我喜欢诗歌 论天论地 论人论事 在时间上你几乎没有过多的占用 也没有使人精力搞得筋疲力尽 你总是静静地等待着 你是喜欢赞美的 也是喜欢叱问的 诗歌我知道你热爱雄心 也知道你热爱欲望 倘若有人问诗歌你需要一个好丈夫吗 诗歌的回答是肯定的 据我的判断诗歌並不会否认 诗歌必须要醒着做梦的 诗歌要谈表达感情 最好要谈得多一些 要知道让思想在自然和太空遨游 能唱出友爱的歌声更值得赞美 诗歌必须认同生命的力量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交流 只能生命允许 我将陪伴你到旅程的尽头

蔡科_c 

轻叩诗歌的大门

——四(3)班第七、八周记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季里,我们轻叩诗歌大门,走进丰富多彩的现代诗世界。一、“唤醒春天”诗歌朗诵会读一首好诗,就如春风拂过湖面,波纹一圈圈荡漾开,如春水流进心里,泛起层层涟漪。火辣辣的体育课刚过去,我们的诗歌朗诵会就来啦!在诗歌朗诵会上,同学们诵读了自己喜爱的现代诗歌。同学们或精神激昂,或情绪饱满,用稚嫩的声音表达出内心的跌宕起伏,传递出诗歌的抑扬顿挫,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那一刻深深植入同学们心中。虽然准备时间略紧,但同学们都做到了脱稿朗诵,更有同学精心准备了配乐!👏努力的人儿,棒棒哒!👍二、班级诗集新鲜出炉摘抄诗歌、自创诗歌,配上适当的插图,加以封面和目录,班级诗集新鲜出炉!放在班上,闲暇时传阅,岂不美哉?珍藏着我们炽热的诗心,真挚的诗情。三、语文节来啦!书香最能致远,读书见天地。四月来了,语文节来啦!儿童诗创作已经提早进行,诗歌朗诵班级代表也在排练ing。传统美食宣讲员等待ing。

李老师🐳 

随意走过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7卷》 《2017中国年度好诗300家》 《现代诗歌精品选萃》中卷 《中国当代诗人100家》2018 《山东诗人》2018年春季号 《诗潮》2018.3期 《翠苑》2018.2期 《扬子江》2018.2期 《青岛文学》2018.3期 《贵州诗人》2018.1期 《延河诗歌特刊》2018.2期 《诗歌月刊》2018.5期 《诗选刊》2018.4期 《草堂》2018.4期 《

冷眉语 

韦白答卷

你哪一年开始写诗?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诗?       我1984年开始写诗。当时在读大学,我一直热爱文学,但没有读文科,而是依父母之命选择了理科,但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学情结。加之,同宿舍中有一位写诗的学长,他的桌子上摆放了一些西方诗歌及西方的哲学书籍,我偶尔翻翻,发现那些西方诗歌与我读到的古诗不同,并且明显契合了我当时朦朦胧胧的青春冲动,所以就有意识地阅读起西方的诗歌。然后,也在书店寻找相关的诗歌书籍。我记得我买的第一本诗集便是北岛的诗集,后来又开始陆续收集彭燕郊编选的《诗苑译林》,并订阅了当时很优秀的诗歌刊物《诗歌月刊》,从此开始了我的诗歌创作。当然,我写诗,还因为我父亲是写旧体诗的,骨子里可能遗传了一种诗意的冲动。 你的童年经历是怎样的,对你的写作是否产生过影响?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村子里很穷。虽然,村里的孩子很多,但能玩到一块去的朋友不多。加之,从小我的学习成绩不错,父母寄寓厚望,总想让我学好功课,能够跳出那个贫穷的小山村。我自己也确实对书本感兴趣,当时的书籍不多,我几乎在能够弄到手的条件下不加选择地阅读,总觉多读点书总是好的。也常常偷偷摸摸地看小说,毕竟家里

韦白 

异乡人手记

韦白米沃什在《猎人的一年》中说:“文学是一个轻浮无聊、不敬神的职业。说它轻浮无聊,是因为它理应将现实转变为文字,却只有很少的现实渗透进来。例如,二十世纪在多大程度上被文学有效地捕捉?”他的这个说法,应该是他深思熟虑的思考之后的一个结果,而不是随口一说。比如,他在《诗歌的见证》中说,他认真考察过描写纳粹集中营的诗歌,发现真正优秀的作品少之又少。许多诗歌在赖以成立的环境改变之后,已无法激起阅读的兴趣。在米沃什自己的诗歌作品中,那种纯粹介入客观事实的作品也不多见,他见证到的二十世纪丰富的现实在他的作品中也是作为背景而存在,而非他诗歌的创作重心所在。也就是说,“介入诗歌”在诗歌的审美价值上,并不具有必然的优势地位。诗歌本身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题材的重要性,而取决于如何写,以及到底在何种程度上触及了存在的本质。但有趣的是,在诗歌的社会价值上,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事件出现时,人们对诗歌的需求也越强烈,每一次重大的事件,总会催生大量的诗歌作品,但这样的作品存活的时间也很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特别是在国内主流媒体上时不时冒出的这些蹭热点的诗歌几乎全是伪诗歌,对真正的诗歌写作和价值审美,均无任何正面

韦白 

今日诗话(1)

——二叔春天诗会思考题 20200301 一、诗歌是文学的开始 说到开始,首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 意思是在诗歌以前,没有其他文学形式。 散文、杂文、小说、戏剧……等等形式,都晚于诗歌。 其次,为什么开始是诗歌呢? 因为诗歌首先是以语言呈现。 在文字产生之前,诗歌就已出现。 诗歌是凝炼的语言。 为了朗朗上口,为了便于流传, 发展了音韵美,形式美。 诗歌开始是一种记录。 记录生活,记录历史, 然后传情达志,具备文学特质。 二、功夫在诗外 说话很容易,声带喉咙没问题,是个人都可以说。但不是所有的说过的话都是诗。 诗歌开始追求美,渐渐脱离口语,渐渐有了形式:诗经乐府、四言五言、五绝七绝、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十四行诗、五步抑扬格…… 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打动人。 诗歌打动人有两个直接因素: 一是文字美;二是情义真。 文字美如花飞舞于天,情义真如树根植于地。 人在花间过,身轻不留痕。 情在树中生,岁岁痕上新。 孰为甚? 情从何来?情从何来? 故此功夫在诗外。 行过一地泥泞,背负一身荆棘,才有好诗。 三、出走是最好的回归 出走不是为了回归。 出走是生命的必然。 回头不是岸。 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

雅弦 

关于诗歌想说的100句话(之一)

文/王登学 1.写诗的人都有些神经质,这不是我说的,是没有写诗的人说的,写诗的人也承认这一点,这一点对于写诗来说很重要。 2.日常生活中藏着诗歌,就看你找到找不到,他不可能存在于眼睛看见的地方,需要用心去寻找。 3.其实写诗和做工没有什么两样,做工是把一堆原料加工成产品,诗歌也是把一堆词语加工成句子,好的诗歌和好的产品是一样的,要有自己的特点。 4.诗歌是不可修改和评说的,要去感悟。

忻州诗社 

揪心的人

揪心的人         这世上每多出一个事件,就有人会多出很多烦恼,就会揪心。比如,当下写诗的人多起来了,就有人开始不高兴了、不愿意了,就有人说表示除了他自己,其他人写得全是垃圾诗、伪诗!在我看来,这是可笑的。首先,这是话语权的被重新分配而产生的问题,并不是诗歌要研究的对象。呼喊的人偷换了概念不说,也多少显得杞人忧天。你不喜欢,你不看就好了,没有人一定要求你对当下的诗歌现场负责。如果说有责任,这责任也是属于每一个写诗的人,绝不是属于某个人、某一部分人或者某个团体或阶层。         民间素来有好诗,这有历史证明,从《诗经》到现在,不乏。         翻开这些言论,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些人其实反对的和试图排除的甚至是视为敌对的,仅仅是他们自己不喜欢的,而不具有“所有人都不喜欢”的特质。任何事物都是根据人的好恶才被区分为“好的或坏的”,把自己不喜欢的都统称为“伪、垃圾”,这就显得有点可疑——仿佛他被允许启动了“上帝模式”。如果是这样,他自己反而首先具备了“伪”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没有人是诗歌的“嫡系子孙”或者是诗歌王国的“皇亲国戚”,诗歌的多元意义决定诗歌一定是属于

丁不三 

文类论——诗歌篇

第三章 诗的音乐性与行列 第一节 诗与人生 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乃是建构民族“想象共同体”的重要媒介。 诗歌源自于人的深层冲动,它实现了人的需要。 诗人论诗 诗者:根情,

乡村卖馍人 

[“在场”与“担当”是诗歌的使命 ]

“在场”与“担当”是诗歌的使命●于坚:回到自己内在的声音在人们惯常的想象里,诗人应该是俊朗多情,仙风道骨,风度翩翩,而作为当代诗坛颇具影响力的杰出诗人,于坚与上述符号没有一点关系。相反,他光光的大脑袋,憨憨的笑脸,粗壮的身材,更让人想到一个锅炉工或农夫。说到关于诗人的形象,于坚自嘲地讲到自己的形象带来的麻烦,曾有过很多次,他被一些治安人员疑为坏人,而将其从人群中叫出来检查身份证。他说每当这时自己就